於思雨:做着金陵梦的女孩

於思雨:做着金陵梦的女孩

日期:2007-10-24    来源:飞宇网 燕子

     &nbsp 於思雨,2007年全国高考天津文科状元,高考分数660分,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一举夺魁之后,於思雨一下子成了名人,“才女”,“干练”这样的词语见诸于各大传媒,当人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高考状元”的字眼上时,於思雨嘴角轻轻一扬,眼波平静,“哦,这不是我的最终目的”,就像来北大念书,这只是个途径,离心里的那条精神之路似乎又近了一步,比起“状元”的头衔,北大图书馆里的那些典藏更能让她兴奋。恩,关于於思雨,我们想说一说她关于书的故事。
       “读书是一种兴趣,不是培养出来的,如果内心需要,你就会去读”
       很像套词吧,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很仔细的看了於思雨的眼睛,确定这确实是她内心里的话语,而且语气是谦虚,柔软的,笃定的。“小孩子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於思雨说,“小的时候,爸爸常常给我讲故事,尤其是成语故事之类的,”爸爸的故事像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於思雨想探知更多的秘密,于是开始自己找书来看,《史记》、《资治通鉴》、《汉书》、《明史》,都是於思雨初中的时候从书店搬回来的,还有《鲁迅全集》、《朱光潜美学丛书》、《西方哲学史》、《罗素道德哲学》等文史哲方面的图书。“那时候性格比较孤僻,也只有书好读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由黄金屋,於思雨读书的目的很单纯,倒有些文人的意境:“读书是为了追求一种精神的境界”。於思雨常常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引自诸葛亮《诫子书》开篇)来告诫自己,读书的时候要用怀着一颗平静的心,不要掺杂任何功利目的。
       高二的时候,一直以来把文科教学想像得非常诗意、非常意境的於思雨发现现实是一种截然相反的局面,形式化,僵化的应试教育完全忽略了个人的心理,“禁锢了人深层的创意和想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於思雨都处于失望低迷的情绪中。教语文的冯老师摸透了於思雨的心思,鼓励她不要被那些条条框框所局限,要理性的对待成长的每一个阶段,“工作和生活是理性的,学习和生活则是感性的,心中有梦,一切皆有可能!”於思雨很快调整了自己的状态,认真投入学习中。 
       追求更立体化的文化,因此喜欢古琴 
       於思雨特别喜欢古诗词,王维的诗、苏轼的词,她可信口拈来。在古诗词中,常常能看到对酒当歌,笙乐起舞的词句,琴声似乎是古文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诗词中那些“激昂的情感”,“清雅淡远的声音”的引起了於思雨对古琴的兴趣,于是,初中毕业的时候,於思雨擅自做主,从乐器店搬了架古琴回家,并报了学习班,“要想更深入、立体的去了解一种文化,就会去追求立体的艺术”。在父母眼里,於思雨是个乖巧,安静的孩子,对于她未经商量就动用3000块钱的举动有些吃惊。后来,於思雨很认真的去上课,一年后就拿下了业余八级证书。当然,考级并不是学琴的最终目的,通过古琴,身临其境的去感受那些诗歌的意境,体会文人的感觉才是学琴的意义,就像她在弹奏《阳光三叠》的时候,更能深刻的体会到王维《送元二史安西》时的惜别之情。
       “大学生活实现了生活的追求,精神的追求”
       “对待生活要无功利之心,走自己的路,实现那个水墨般的金陵梦”,这是临行前,冯老师对於思雨的期许。学校是个小社会,是个大舞台,大学生活让於思雨大学让於思雨的生活多了许多的选择和实现的途径,“实现了生活的追求和精神的追求”。没课的时候,就泡在北大的图书馆,自习或者看书,周末有空就上第三极和中关村书店看看是否有感兴趣的新书上架。昨天凌晨两点钟,於思雨还在夜游北大,夜游未名湖,“望着一潭深水,望进那些涟漪中,就像融入了历史的深潭,时光的隧道。”不得不承认,於思雨确实具有文人的特质,借以她所做的词《黄州梦》来结束本文,“才情”、“感性”,以诗为证:

《黄州梦》
於思雨

是眉山的月色照不到你的歌吟
是汴京的暖风曛不醉你的悲辛
是西湖的水纹拨不动你的素琴
为什么偏要在黄州
摁上你深情的指印

入梦的黄州是古旧的笙箫
笙箫的两岸是迢迢的苇草
遗落的墨点滴在赤红的壁上
分不清湿漉了春天 还是衰老了江潮

灰的天空染作赤壁的红
红的赤壁流下滴泪的雨

不是屈子 吟不成酷烈的诗
不是太白 啸不出狂放的调
愿作渊明 埋在南山的梦里
白菊噙香 风中传来一个短句的回音

人生如梦
谁是曹公 谁是周郎
三份春色
燕子楼空 明月如霜
春江花月夜多少个梦在荡漾
秋窗风雨夕几多的情在流淌

江月只是千古的江月
人生只是须臾的寄望
怀古的吊客凝望江月
江月在宇宙里被永恒珍藏

酾酒给酣梦的沉江
一杯愁绪飞入黄州的月光
樽中的月影像风竹翩跹
遥遥荡荡就醉成物化的神往

你在彼岸赋你的诗
我在此岸织我的梦
一声长唳 载你的白鹤失踪在梦里
莞尔微笑 一夜的秋风凋成重逢
遗迹的黄州 仿佛仙人遨游的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