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2009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李洋:2009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

 

 

 

    李洋,2009年湖北省高考文科状元,高考分数629分,现在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可以说,是张居正救了复考的李洋。当高四复读刚开始的时候,李洋依然还沉浸在高考成绩下来的那种情绪不能自拔:589分,大失水准,与北大失之交臂。他躲在教室的最后边,捧着厚厚的几本《明朝那些事儿》,埋头苦读。

 

   可谓历史不能救人,但是能警醒。虽然是一本戏说的半正史小说,但是故事中的各种人物经历给了李洋很多的感悟和鼓励。“当看到张居正的时候,我的心态有了彻底的改变”, 在李洋心目中,历经磨难、身居高位的张居正就是自己的榜样,“张居正都能落榜,我怎么就不能落榜呢”。

 

   “成功之前必然历经磨难,痛苦磨炼是为了更好的升华”,《明朝那些事儿》看完了,李洋彻底走出了阴霾的情绪,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高四的复习中,与第一年相比,他不再有了怕失败的心,因此终于磨炼出了状元。

 

   感谢父母四年的陪读

 

   提到高考,李洋最感谢的就是父母。

   李洋的家离学校很远,为了方便照顾李洋,李洋的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就近照顾李洋,后来李洋的父亲也搬了过来,三年如此,付出了很多。

   每天晚上,李洋下自习回家,父母就把电视声音调到静音,说话也很小声,怕影响到李洋学习。高四开始后,李洋的爸妈每天晚上都会去李洋放学,不是担心孩子路上出事,而是怕李洋因为高考失利心态不好,找机会跟李洋聊天,用各种轻松地话题开导孩子。看到父母如此的辛苦,李洋在学习上更加努力。“爸妈真的很辛苦”,李洋说,“终于,高四拿了状元,算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了。”

 

    一堂课、一本书、一个本


   
一直以来,李洋最引以为傲的学科就是数学,高三那一年,周考、月考大大小小近百次,他的成绩从没下过140分,其中有十几次,还得了人人羡慕的满分。文科生数学出色,这是他战胜其他高手拔得头筹的重要原因之一。李洋从小就对数学比较感冒,小学六年级曾经参加培优,并在全省数学奥赛中得过二等奖。
   
李洋的诀窍就是一堂课一本书一个本一堂课,就是上课认真吸收、消化老师讲的例题;一本书就是下课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找一本难度适中、出题巧妙的辅导书来做题,一本就够,千万不要多;一个本就是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整理到一个改错本上,然后整理归纳,寻找共性和区别。李洋一共有四五本改错本,所有考试做错的题他都会抄录下来,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文综要靠平时的积累


   
李洋爱好阅读,对时政、历史很感兴趣,《环球时报》、《参考消息》几乎每期必买;每天中午12点准时回家看央视新闻30分,雷打不动;好不容易一个月上一次网,他基本都是浏览人民网上的新闻。除此之外,他对各种历史书籍、人物传记也很感兴趣。李洋的历史老师和语文老师经常会把自己的大学教材借给李洋看,帮助他在高中教材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学习理解,这对李洋开阔思路,增长知识、提高作文水平都很有帮助。

    在这次高考中,文综试卷上有一道题,西汉建立后,《楚风》为什么成为上层社会流行的音乐?,还有出了李宗仁的一段话,问这是对哪场战役的评价,这些都是课本上没有的只是,但是李洋却能一下就得出正确答案,这归功于他平时广博的课外阅读。


   
提到未来,从李洋口中蹦出一个在现在已经很少见的词儿:“忧国忧民”。李洋的偶像是林毅夫,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建人,现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也是最高回国创业者之一。“中国的经济命脉还是应该掌握在中国自己人手中”,此时的李洋年轻激情、意气风发,这也是他选择金融专业的原因。

 

     虽然“忧国忧民”这个词儿在李洋的口中显得有些稚嫩和无力,但是那份心儿却让人感动,这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模糊而遥远的蓝本,但是只要有如李洋一样的无数学子愿意为之努力,彼岸终将不会永远遥远。